分布式供能与区域能源的异与同(3)
走出热电联产的思维局限——明确系统的主体 1、热电联产CHP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技术。 基于将被排弃的热用起来的思维,把发电燃料(当时是煤)作为主体和基数来计算能源利用效率。以“热电比”为指标是因为产热越多总效率越高。热电联产是相较于“热电分产”的进步,但它只管“产”而不管蒸汽“供”和“用”是否合理。最典型案例是流行了几十年的用1Mpa、160°C的蒸汽供20°C室内温度供暖,这是典型的“高能低用”。现在已可把汽轮机复水器25-30°C的冷凝潜热,藉吸收式热泵升温供暖了。 2、冷热电联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产生的能源转换系统优化技术。 冷热电联供DES/CCHP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天然气为终端燃料时从CHP发展来的,主体是用户。计算能效是以全区域全年8650 h/a累计的供能总量为分子,总一次能源消耗为分母。目前流行的“CCHP=CHP+蒸汽吸收制冷”观点是过于简单化的理解。如果要简单表达应是“CCHP=CHP+科学用能、系统优化”。 DES/CCHP建模优化的本质是:选择最优化的拓扑结构和参数,使之能够就近利用各种一次能源,经转换传输和储存,满足用户对电力和冷、暖、蒸汽、热水等各种终端用能源的、负荷实时变化的需求,达到最高能效、最经济、最少碳排放的目标。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建模优化,才能求得最优的系统设施组合和运营方案。 3、 主体不同,系统规划和效率计算完全不一样。 首先,按“以热定电”作的CCHP项目,为保夜间供热也要运行,所产生的低谷时段电力强制上网,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增加电网调峰难度; 其次,按最大供冷、热工况设计。实际运行时绝大多数均非设计工况,实际负荷率常常很低。以设计工况主机燃料为基数核算系统能效严重夸大; 第三,“联产”思维局限导致“必须采用蒸汽吸收制冷”的不合理限制。不仅降低制冷效率,而且只要供冷就必须开启主机,不问电力是否过剩,同时制约系统优化运营; 第四,无供冷、暖季节时段大量余热不能利用,或低效率运行、或停运,使全年运行时数减少,设备折旧费成倍增加; 第五,“并网不上网”催生“以电定热”。为追求机组“高效”,只能提供用户需求的冷热的很少部分,而不考虑全局绝大部分用户能效如何;第六,没有把非24h/d连续运行的、特别是区域型的DES/CCHP协同电网调峰作为互利双赢的普遍规律性的准则,把目前违背市场规律的电网垄断视为不可改变的约束条件。 以上几点是造成目前国内的许多DES 项目经济性不好的内在原因。 |
相关文章
- 合同能源管理的内涵2015-03-17
- 中国能源效率标识基本样式2016-07-19
- 智慧能源与能源互联网产业链初探2016-08-12
-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2016-08-15
- 推进绿色交通发展 服务交通强国建设——《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2017-12-13
- 2020中国生态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状况公报(全文)2021-05-27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供给竞争、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及投资建议等,调研报告同时对2025-2030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洞察。[详细]
针对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难题,全球过滤技术的领导者戈尔推出GORE®DeNOx SCR催化脱硝滤... 详细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 详细
|
- [公司战略]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
- [监测报告]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
- [监测报告] 丁二酸(酐)行业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生物质绿色甲醇市场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双碳双控市场机会研究报告(2024年)
-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