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行动计划(2017—2020年)(4)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建立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包括: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精神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委、市环保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农委、市商务委、市卫生计生委、市社会办、市国资委、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园林绿化局、市城管执法局和各区政府,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城市管理委,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督考组、重点任务推动组、环卫体制改革组、设施建设推进组、执法保障组等,分别负责协调推动相关具体工作落实。联席会议设立专家委员会,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咨询建议。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协办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2.健全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逐年制定下发垃圾分类年度工作方案及考核指标,各区政府、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逐项细化分解任务方案。建立垃圾分类工作综合考核制度,按规定程序将各区和各有关部门垃圾分类工作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各区政府要加强对本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并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工作情况。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各区政府 协办单位: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市政府绩效办 (二)强化政策支持 3.加大对垃圾分类资金支持力度。制定出台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资金补助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市财政局、各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农委 4.实行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统筹管理。建立健全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统筹管理制度,优化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费核算调控平台功能,实行各区垃圾处理费预缴和按量分类结算。调整分类垃圾和混合垃圾的收费价差,建立以减量化、资源化效果为导向的垃圾分类激励机制。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委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各区政府 5.实行区域生活垃圾排放总量管理。结合生活垃圾年度减量目标,对各区生活垃圾排放实行总量管理。分类回收的再生资源、餐厨垃圾不计入各区年度生活垃圾核定量。修订完善生活垃圾跨区域处理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补偿制度。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各区政府 6.健全垃圾分类市场运行机制。研究建立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三个环节责任主体之间的利益传导机制,实现各环节责任主体间的利益制衡和相互监督,不断健全垃圾分类市场运行机制。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协办单位:各区政府 7.探索推进环卫体制改革。按照市场化机制改造环卫收运、处理作业体系,实行政企分开,明确环卫作业单位市场主体地位。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环卫运营管理水平。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协办单位:市财政局、各区政府 8.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研究出台支持专业化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的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的积极性。垃圾分类基层宣传、指导、分拣、监督检查等资金可用于购买第三方服务。 牵头单位:各区政府、市城市管理委 协办单位:市社会办 9.修订完善垃圾分类管理有关法规标准。推动开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完善垃圾分类管理配套制度。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协办单位:市政府法制办 (三)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 10.健全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体系。规范垃圾分类计量统计方法,结合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开展垃圾产生量调查和垃圾分类基础信息普查,夯实垃圾分类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基础。研究出台垃圾排放登记技术标准,逐步构建覆盖垃圾分类全过程的垃圾排放登记管理系统。鼓励采用“互联网+”智慧分类模式,倡导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优化垃圾分类流程和运行组织方式,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效能.2017年,在延庆区试点实施排放登记管理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并逐步推广。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延庆区政府 协办单位:其他区政府、市科委 (四)促进垃圾分类全民参与 11.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户外广告、广播、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垃圾分类意识,营造有利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 协办单位: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各区政府 12.开展垃圾分类社区宣传。健全完善垃圾分类社区宣传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通过社区课堂、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发放致居民一封信和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逐步养成主动分类的习惯。 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委、首都精神文明办、各区政府 协办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社会办、团市委、市妇联 13.加快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和示范校园建设。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垃圾处理设施公众开放制度,定期组织市民参观,引导市民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垃圾分类理念。建设垃圾分类示范校园,开展垃圾分类普及活动,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和幼儿园教育,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
相关文章
- 关于拟公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名单的公示(全名单)2020-08-20
- 上海可回收物运输方式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补贴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废物流处理处置图2023-12-26
- 上海部分废塑料利用企业情况(综合利用的资源数量(万吨))2023-12-26
- 上海部分废玻璃利用企业情况(综合利用的资源数量(万吨))2023-12-26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供给竞争、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及投资建议等,调研报告同时对2025-2030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洞察。[详细]
针对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难题,全球过滤技术的领导者戈尔推出GORE®DeNOx SCR催化脱硝滤... 详细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 详细
|
- [公司战略]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
- [监测报告]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
- [监测报告] 丁二酸(酐)行业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生物质绿色甲醇市场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双碳双控市场机会研究报告(2024年)
-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