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围城”:变废为宝盼标准先行
“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各行各业休戚相关,相关行业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比如,建材行业中的企业已经率先行动了起来,中国建材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采用先进技术建设一批高效产能。但是这一定程度上势必会造成沿线基础设施拆件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的数量增加,建筑垃圾资源化的“一带一路”之旅尚未启程。受访专家表示,国内行业标准亟待完善,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每年将产生15亿吨建筑垃圾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每1万平方米的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就会产生500~600多吨的建筑垃圾。 我国现在到底有多少建筑垃圾呢?在5月4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环保(固废)技术论坛上,中国城市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卫生协会建筑垃圾专委会主任助理李文龙给出了一组数据,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国内建筑垃圾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只增不减,弃土大量产生,建筑垃圾已占城市垃圾的70%,这较2000年前的30%~40%的占比,增幅相当大。 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环保运营部总监厉冰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预测,“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平方米,拆除建筑物、构筑物等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保守估计在15亿吨以上。” 虽然建筑垃圾的总量较多,不过厉冰也表示,“目前各地建筑垃圾资源化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已经开始陆续启动,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预期PPP项目将成为未来增长的重点方向,地方政府及部委正在推广建筑垃圾处理PPP项目,主要以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为主,在此基础上,我们判断到2020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元,‘十三五’期间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启动期。” 在厉冰看来,从行业发展增速情况看,“十二五”期间行业保持超过40%的复合增速,“十三五”期间复合增速将达到70%左右。 行业存在众多问题 “中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行业还处在起步摸索与实验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厉冰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首先,建筑垃圾来源没有分类,非常混杂,使得资源化利用处置成本成倍增加。因为原料复杂,使得加工成本太高。其次,资源化产品生产加工的成本太高,目前无法与同类建材产品进行市场竞争。” “不仅如此,国内很多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企业的设备工业化运转不正常。同时从拆除到运输、处置场加工等若干个环节,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厉冰对此表示担忧。 作为建筑企业,上海德滨环保负责人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目前存在的五大瓶颈,即建筑垃圾处置原有利益链难以打破,在处置建筑垃圾过程中企业过度依赖政府买单、补贴,建筑垃圾资源化后的再生产品的市场容纳量理解不够,业内对建筑垃圾的构成理解不够,一些企业对工艺技术的配置不符合国情。 上述负责人表示,一些因为企业没有深加工技术,仅能将较为洁净的建筑垃圾利用矿山破碎线破碎成骨料,产品附加值低,利润低,资金回收慢。因此,企业常常以此理由向政府追求补贴或者进行圈地(附加项目)活动。离开政府补贴或者其他收益,企业没有自主生存能力。 |
相关文章
-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答记者问2020-08-20
- 第四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名单与前三批中撤2021-01-04
- 2019-2025年上海生活垃圾可回收量及增速预测数据2023-12-26
- 上海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渠道2023-12-26
- 上海生活垃圾可回收物运营模式2023-12-26
- 视频丨生态B体育·(sports)官方网站部:保证碳排放数据质量 对弄虚作假“零容忍”2024-03-06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供给竞争、技术、产业链、市场前景、市场风险及投资建议等,调研报告同时对2025-2030年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洞察。[详细]
针对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难题,全球过滤技术的领导者戈尔推出GORE®DeNOx SCR催化脱硝滤... 详细
|
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通过对2024-2025年绿醇市场调查研究,涉及行业政策、需求... 详细
|
- [公司战略] 垃圾焚烧烟气治理降本增效的全新答案:GORE® DeNOx SCR催化脱硝滤袋
- [监测报告] GEP Research全球及中国绿色甲醇行业分析报告
- [监测报告] 丁二酸(酐)行业全产业链分析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生物质绿色甲醇市场研究报告
- [咨询报告] GEP Research双碳双控市场机会研究报告(2024年)
- [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
|
|
|
|